把看见的“远方”变成脚下的路
8月16日清晨,K359次列车缓缓停靠在上海站。车门开启,20名来自吴忠市红寺堡区的师生,跨越1700公里,抵达申城。这是一次由自治区党委办公厅驻红寺堡区柳泉乡黄羊滩村工作队、华东师范大学和上海市蒲公英教育发展基金会联合组织的“教育筑梦”暑期实践之旅。
8月16日清晨,K359次列车缓缓停靠在上海站。车门开启,20名来自吴忠市红寺堡区的师生,跨越1700公里,抵达申城。这是一次由自治区党委办公厅驻红寺堡区柳泉乡黄羊滩村工作队、华东师范大学和上海市蒲公英教育发展基金会联合组织的“教育筑梦”暑期实践之旅。
8月16日清晨,K359次列车缓缓停靠上海站。车门开启,20名来自吴忠市红寺堡区的师生,跨越1700公里,抵达申城。由自治区党委办公厅驻红寺堡区柳泉乡黄羊滩村工作队、华东师范大学和上海市蒲公英教育发展基金会的联合组织,一次“教育筑梦”暑期实践之旅正式开启。
在宁夏平原西北边缘,贺兰山雄伟壮观的轮廓下,黄羊滩农场犹如一颗被风沙反复打磨的璞玉,镶嵌在银川市永宁县境内。这里毗邻腾格里沙漠,年均降水量不足200毫米,狂风裹挟着黄沙终年肆虐,盐碱化的土地皲裂如干涸的河床,尽显自然环境的严酷。1976年,58团6连的官兵们在